基本情况姓名北京中医药大学
英文名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曾用名 北京中医学院昵称 BUCM,北中医生日 1956年年龄 59岁(2016年9月10日就60岁啦)身份直属国家教育部,“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家庭住址 北京市
房产登记和平街校区、望京校区、良乡校区
校训勤求博采,厚德济生
期刊《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核心期刊)、《现代中医临床》、《中医教育》和《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人生梦想
面对高等教育和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新常态,加快发展步伐,主动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坚定不移地走教育创新和内涵发展之路,为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成长历程
1956年,北京中医学院
1960年,被评为全国重点高校
1993年,更名为北京中医药大学
1996年,成为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
2000年,与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合并,成为唯一一所直属教育部的医学院校
2011年,成为“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
成名曲 (校歌)《承诺》
个人主页 http://www.bucm.edu.cn
新媒体平台 官方微信号bucmweixin
家庭状况父母
直属教育部管理,由教育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北京市共建。
子女
现有全日制在校生9934人,其中本、专科生6213人,硕士研究生3064人,博士研究生657人,研究生占37%,境外学生占9%。另有继续教育学生3237人,远程教育学生14128人,目前全校各类在校生达27299人。
现有学校有教职工4517人,专任教师1104人,博士生导师360名。“973”项目首席科学家4人,“国医大师”5人,“首都国医名师”9人,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8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8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1人,形成了一支以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和国内有影响的中青年教授为主的师资队伍。
家庭结构
现设有基础医学院、中药学院、针灸推拿学院、管理学院、护理学院、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学院、国际学院、台港澳中医学部、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第四临床医学院、研究生院、远程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教学机构。
现有直属附属医院有东直门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东方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枣庄医院(第四临床医学院)4所。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35个。建设全国中医学术流派和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42个,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名医传承工作站33个。临床教学基地36所,承担着全校学生的临床教学、实习、见习工作。
特色名片秉承 “勤求博采、厚德济生” 校训倡导 “人心向学、传承创新” 理念坚持 “立德树人、以文化人” 宗旨弘扬 “追求卓越、止于至善” 精神
国家的期待
毛泽东: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应当努力挖掘,加以提高。
邓小平:
多为中医创造良好的发展与提高的物质条件。
江泽民:
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振兴中医中药事业。
2009年,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接见我校志愿者代表
胡锦涛:
大力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
习近平:
中医药学是打开中华传统文明宝库的钥匙。
个人写真
您好,我是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斯人若彩虹
北京中医药大学
润物细无声
北京中医药大学 四季灿如歌
北京中医药大学 宛在水中央
北京中医药大学
国医堂门诊部
北京中医药大学
图书馆
北京中医药大学
逸夫科研楼
北京中医药大学
望京校区
北京中医药大学
良乡校区
北京中医药大学
眼 眸
北京中医药大学
我 们
北中医老校门
良乡新校区
北京中医药大学 · 60周年
我的60岁生日你一定要来哦!
图片来自校友以上数据均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官网,截至2016年3月
出品|首善一组